这是一座
大开大合、大城大乡、大山大水的城市
交汇的两江融合了它的豪迈奔放
错落的灯火点燃了它的璀璨夺目
相依的山水赋予了它诗意与灵动
图片重庆人民大礼堂 蔡欢欢 摄
中国著名历史文化名城
中西部唯一直辖市
国家中心城市
8D立体城市
这些标签都不足以代表重庆
重庆人民解放碑 李相博 摄
重庆地处四川盆地边缘
依山而建
长江和嘉陵江在朝天门交汇
形成重庆中心城区独特的
“两江四岸”城市空间格局
因此,重庆有很多别称
“山城”“江城”“桥都”
位于重庆的长江三峡第一峡瞿塘峡 中新社记者 何蓬磊 摄
重庆东水门长江大桥 李敏莉 摄
云海景观下的重庆蔡家嘉陵江大桥 官鑫 摄
重庆修建在悬崖峭壁边的山路 李相博 摄
直辖24年的重庆
像一个青少年
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
以最生机勃勃的一面
展现在世人面前
嘉陵江和长江在重庆朝天门交汇 中新社记者 何蓬磊 摄
通 内陆开放展新局
通道不畅曾是制约重庆发展的“瓶颈”之一
通过构建大通道、大枢纽、大物流
重庆以铁路为载体陆续打造了
向西的中欧班列(渝新欧)通道
向南的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
向北的“渝满俄”班列
向东的渝甬班列
中欧班列(渝新欧) 重庆兴隆场车站供图
重庆长寿首次开行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 张锦辉 摄
四条国际物流大通道的打通
加上国际航空枢纽建设
构建起重庆内陆开放的新格局
重庆江北国际机场 莫晓健 摄
“不沿边不临海”的重庆
由“内陆腹地”变身“开放高地”
从开放末梢向开放前沿迈进
重庆货运专列 雷健 摄
融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成渝地区自古以来
历史同脉、文化同源
2021年1月1日,重庆、成都两地同时发出2021年中欧班列(成渝)号第一趟列车 龙帆 摄
在立足“一带一路”倡议、长江经济带建设
和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等机遇下
成渝地区作为内陆腹地
经济实力和区域竞争力
也显著增强
重庆城市景色 渝高集团供图
随着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
等政策出台
重庆市渝中区解放碑“云端之眼”高空观景平台 苏思 摄
成渝地区将唱好“双城记”
推进一体化发展
主动担当引领西部地区
发展和探索内陆开放新模式的重任
打通“一带一路”建设及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关键节点
成为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
图片重庆植被丰富的广阳岛 钟志兵 摄
美 生态保护青山碧水
重庆四面山 刘华民 摄
重庆拥有近8万平方公里的山地丘陵
510条流域面积超过50平方公里的河流
是名副其实的“山水之城”
重庆武隆天生三桥 王俊杰 摄
重庆金佛山云海 瞿明斌 摄
重庆山乡金秋惹人醉 何万全 摄
重庆龙水峡地缝 王俊杰 摄
自重庆顺流而下
六百里长江黄金水道
通过生态环境保护
一江翠绿、两岸青山的
钟灵毓秀之美
尽显无余
蓝天白云下的巫峡口 卢先庆 摄
巴江上峡重复重,阳台碧峭十二峰
唐朝诗人孟郊不会想到
一千多年前他笔下险奇的长江三峡
如今展现出另一种风韵
三峡红叶 中新社记者 何蓬磊 摄
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的重庆
已全面完成长江经济带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
实施“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建设32万亩
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保持为优
目前森林覆盖率达到54.5%
重庆仙女山高山草原 王俊杰 摄
重庆石宝寨 中新社记者 何蓬磊 摄
重庆大足石刻 大足区文旅委供图
成为名副其实的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重庆三峡库区天空出现“彩虹” 余鸿 摄
新 改革创新发力转型升级加速
作为我国六大老工业基地之一
重庆是国内少数几个拥有
全部31个制造业大类的城市
近年来,重庆抓住产业转移的机遇
构建起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电脑产业集群
2021年,重庆计算机年产量首次突破1亿台
重庆移动端主板生产数字化车间 齐岚森 摄
重庆经济正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
发展量质效不断提升
智能激光切割机正在加工钢板 谢智强 摄
2021年,重庆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7%
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分别增长18.1%、18.2%
数字经济增加值增长15%以上
机器人在工厂焊接车间忙碌 张锦辉 摄
在永川、璧山、江津等区县
一个个高规格工业园区
从无到有发展起来
汽车、机器人、智能制造
成为重庆区县的“特产”
重庆永川一汽车生产基地,焊接机器人正在工作 崔力 摄
展 山水之城,魅力之都
地理学家顾祖禹曾评价重庆:
“府会川蜀之众水,
控瞿塘之上游,地形险要。”
跨江大桥、高速公路
轨道列车、跨江索道……
在巴山渝水之间
构建起重庆的“8D立体交通”
重庆长江索道 殷缘 摄
重庆360°旋转的苏家坝立交 李相博 摄
重庆高新区形似孙悟空的“悟空立交” 雷健 摄
重庆依山势而建的人行步道 陈鑫 摄
重庆连接居民区上下平台的螺旋形的停车楼 殷缘 摄
重庆夜景 中新社记者 韩璐 摄
重庆是山城
远近都有“山”
这座建在山中的城市
轨道交通通车里程已达403公里
轨道交通3号线
是世界上运营里程最长的单轨线路
重庆轨道列车 陈鑫 摄
国内首座“横向摩天楼”
250米高空的来福士水晶连廊
成为山城夜景新的打卡地
重庆来福士 陈鑫 摄
重庆千厮门大桥和洪崖洞 中新社记者 韩璐 摄
作为国内著名的山城、江城
重庆市内高层、超高层建筑众多
已建成200米及其以上的高楼超过60栋
重庆解放碑高楼林立 李相博 摄
重庆渝中区夜景 李小蒙 摄
除了令人惊叹的“8D立体”交通
作为内陆码头城市的重庆
在餐饮上具有其鲜明的特色
豪爽、包容、开放
重庆人民以智慧赋予了餐桌百味
孕育出别具特色的山城风味
重庆火锅 陈秋杏 摄
重庆豌杂面 杨颖 摄
重庆爆炒 杨颖 摄
重庆美蛙鱼头 中新社记者 韩璐 摄
作为国内率先开展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试点的
五座城市之一
重庆将打造特色型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加快建设“国际购物、美食、会展、文化、旅游”五大名城
重庆十八梯 中新社记者 何蓬磊 摄
到2025年重庆将建成
2个世界级商圈
10个高品质商圈
社会零售总额将突破1.55万亿元
市民在商场内观赏美人鱼表演 崔力 摄
3000年建城史
造就了一座山水底色的历史文化名城
临山而居、因水而兴的重庆城
重庆夜景 中新社记者 何蓬磊 摄
正在向
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
西部金融中心
西部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和国际门户枢纽
努力迈进
重庆洪崖洞夜景 殷缘 摄
重庆,未来将越来越好!(完)
大开大合、大城大乡、大山大水的城市
交汇的两江融合了它的豪迈奔放
错落的灯火点燃了它的璀璨夺目
相依的山水赋予了它诗意与灵动

中国著名历史文化名城
中西部唯一直辖市
国家中心城市
8D立体城市
这些标签都不足以代表重庆

重庆地处四川盆地边缘
依山而建
长江和嘉陵江在朝天门交汇
形成重庆中心城区独特的
“两江四岸”城市空间格局
因此,重庆有很多别称
“山城”“江城”“桥都”




直辖24年的重庆
像一个青少年
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
以最生机勃勃的一面
展现在世人面前

通 内陆开放展新局
通道不畅曾是制约重庆发展的“瓶颈”之一
通过构建大通道、大枢纽、大物流
重庆以铁路为载体陆续打造了
向西的中欧班列(渝新欧)通道
向南的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
向北的“渝满俄”班列
向东的渝甬班列

重庆长寿首次开行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 张锦辉 摄
四条国际物流大通道的打通
加上国际航空枢纽建设
构建起重庆内陆开放的新格局

“不沿边不临海”的重庆
由“内陆腹地”变身“开放高地”
从开放末梢向开放前沿迈进

融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成渝地区自古以来
历史同脉、文化同源

在立足“一带一路”倡议、长江经济带建设
和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等机遇下
成渝地区作为内陆腹地
经济实力和区域竞争力
也显著增强

随着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
等政策出台

成渝地区将唱好“双城记”
推进一体化发展
主动担当引领西部地区
发展和探索内陆开放新模式的重任
打通“一带一路”建设及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关键节点
成为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

美 生态保护青山碧水

重庆拥有近8万平方公里的山地丘陵
510条流域面积超过50平方公里的河流
是名副其实的“山水之城”




自重庆顺流而下
六百里长江黄金水道
通过生态环境保护
一江翠绿、两岸青山的
钟灵毓秀之美
尽显无余

巴江上峡重复重,阳台碧峭十二峰
唐朝诗人孟郊不会想到
一千多年前他笔下险奇的长江三峡
如今展现出另一种风韵

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的重庆
已全面完成长江经济带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
实施“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建设32万亩
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保持为优
目前森林覆盖率达到54.5%



成为名副其实的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新 改革创新发力转型升级加速
作为我国六大老工业基地之一
重庆是国内少数几个拥有
全部31个制造业大类的城市
近年来,重庆抓住产业转移的机遇
构建起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电脑产业集群
2021年,重庆计算机年产量首次突破1亿台

重庆经济正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
发展量质效不断提升

2021年,重庆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7%
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分别增长18.1%、18.2%
数字经济增加值增长15%以上

在永川、璧山、江津等区县
一个个高规格工业园区
从无到有发展起来
汽车、机器人、智能制造
成为重庆区县的“特产”

展 山水之城,魅力之都
地理学家顾祖禹曾评价重庆:
“府会川蜀之众水,
控瞿塘之上游,地形险要。”
跨江大桥、高速公路
轨道列车、跨江索道……
在巴山渝水之间
构建起重庆的“8D立体交通”






重庆是山城
远近都有“山”
这座建在山中的城市
轨道交通通车里程已达403公里
轨道交通3号线
是世界上运营里程最长的单轨线路

国内首座“横向摩天楼”
250米高空的来福士水晶连廊
成为山城夜景新的打卡地


作为国内著名的山城、江城
重庆市内高层、超高层建筑众多
已建成200米及其以上的高楼超过60栋


除了令人惊叹的“8D立体”交通
作为内陆码头城市的重庆
在餐饮上具有其鲜明的特色
豪爽、包容、开放
重庆人民以智慧赋予了餐桌百味
孕育出别具特色的山城风味




作为国内率先开展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试点的
五座城市之一
重庆将打造特色型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加快建设“国际购物、美食、会展、文化、旅游”五大名城

到2025年重庆将建成
2个世界级商圈
10个高品质商圈
社会零售总额将突破1.55万亿元

3000年建城史
造就了一座山水底色的历史文化名城
临山而居、因水而兴的重庆城

正在向
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
西部金融中心
西部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和国际门户枢纽
努力迈进

重庆,未来将越来越好!(完)